後現代身份危機

不愁溫飽的人,才整天擔心身份地位。

後現代身份危機

【隨筆】讀博.做業主.中產

Indiana University 政治科學系的 Placement Director 高調辭職,他向學生發電郵也在網上瘋傳:「大學想大家繼續相信神話;像我們這種卑微的學系,出來的博士生,一樣可以過中產的生活。不,世界變了。」

「讀博害人。」好幾年前已經在網上見到這個講法。我身邊不少朋友都是博士、教授;這裡的讀者,也好像有些是在大學院校任教。所以,我未必是最有資格去討論讀博士的成本效益。

現在的我,不會簡單的說讀博是否害人。有些人適合在院校中生活,但又有些人讀博是沒有意義;例如我這種人,興趣變得太快,也太沒有章法,應該有自知之明,這條路是不適合自己。

與其說讀博浪費時間,倒不如說要浪費時間的人,無論做甚麼都可以浪費時間。有這種心態的人,也可以說自己浪費了時間在工作、家庭。其實,選擇了那條路並非重點;重點是很多人其實不了解在驅動自己的力量是甚麼。

錢?不,錢只是工具。

有些人的動力來自恐懼,對未來未知的不安,另一個就是尋求身份;又或者,以上兩者皆有之。錢,只是要來減輕以上兩種感覺的安慰劑。


大學畢業、置業和結婚,彷彿是現代社會的成人禮;至少我那一代人很多都這樣想。

結婚,是人生最具儀式感的事,但第一次買樓的人都會覺得,由簽臨約到落大訂到交收,置業一樣是充滿儀式感;很多時,結婚和置業是同期發生的。

大家又有沒有留意到,簽重要法律文件的時候,除了姓名和身份證號碼,另外一個資料就是地址。在過去的世界,沒有土地的人,是沒有身份的;所以過去就算有選舉政治,也只限於地主。

Land 和 Title 是同一件事的兩個面向,家族就是 House ;婚姻和繼承權如此重要,因為過去的有產階層透過婚姻,將資產轉移到下一代,再下一代,並避免流失和碎片化。這也是為甚麼在過去的社會,如此講究門第觀念。

現代社會與過去,最大分別就是出現了小資產階級;小資產階級擁有土地,但不是繼承又或者打回來,而是用錢買的。小資產階級的生財資產,舊時大不了就是工具、武器、牲畜等,但工業革命後,生財的最重要是知識。

知識份子從來都是舉足輕重,但大多數時候都只是為統治者服務。在現代社會,知識份子的身份漸漸超越了世襲的貴族。現在的政府官僚、專業人士甚至市場上的商賈,都是知識份子。

我很記得 snob 這個字的典故。話說在十九世紀,大學裡多了些出身不是貴族的學生,但是大學的名冊上,每個人的名字以外,還會寫上爵位、封地等,這些沒有貴族身份的學生,就只有填上 sine nobilis ,即時拉丁文的「沒有貴族身份」。

這些沒有貴族身份的大學生,有些是工業家的後人,有些甚至是在美洲發跡的「新發財」;他們追求成為貴族一份子,到歐洲的大學讀書,甚至會娶歐洲家道中落的千金小姐。

但也是這些不愁溫飽的人,才整天擔心身份地位。


在過去的世界,一個人的身份是甚麼,很大程度上看你投胎到那一家;家長的決定,也可以影響到一個人終身幸福。有一點點身份的人,還是喜歡比較。

然而,現代最崇高的價值,是人人生而平等。究竟在廿一世紀的今日,是否真的已經做到?

社會還是追捧狀元學生,又或者奧運金牌運動員、首富、高官、學者等。人人生而平等是理想,但現實中,人難免有差別心。「差別心」是佛學用詞,可想而知這個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轉變,是經歷過多長的時間才有今日的影響?二千年前的基督徒,一樣是平等主義者。甚至乎墨子,亦以「兼愛」「尚同」作為理想。

二千年後,理想仍然是理想。

年青的時候,確實有想過當學者。當時的想法單純,以為入讀收生條件最嚴格的大學和科目,就是對自己的肯定。後來出社會做事,發現在大企業工作,也有同樣的光環。當人家其實不知道怎樣去衡量你的身份和價值,你就可以亮出自己任職的機構,所做的職位,

忽然間就有了身份。

再有多點社會資本,現代的中產就比較的就是自己的地址,開的車,子女讀那間學校,甚至 MBA 等學位。

教育、地產等,都在滿足這個社會需求。


文憑量化寬鬆之下,過去廿年,多了很多博士級的人馬。

正如一開始所講,如果從錢銀角度去計,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是得不償失。但博士生背後的驅動力,可不只是為了那份中產收入的教職。

再者,由於某神奇國度出產輸出學霸,但有理由相信某些學術範疇的勞動力供應太多,令這些科目的博士生平均回報急跌。

退一萬步,能夠成功在大學得到終身教藉,薪水和福利,其實也不是那麼差,肯定是中產生活;只不過有這種人,在其他專業一樣可以過得不錯。但如果讀博目標只是有個身份,在名字前稱為 Dr. ;有朋友對我說,這個 suffix 就是她人生裡面,最重要的事。

尋求身份,是人類基本慾望。甚麼 Maslow's hierarchy of needs 嘛;越是物質充裕的社會,身份追求的產業也越興旺。

大學教育如是,房地產亦如是;甚至乎,航空公司的鑽石、白金會員,何嘗不是?那些獨一無二的限量版、專人訂製的手袋,就更加是。從銷售手法到處都見到這種後現代的階級觀念。

其實在 Maslow 之前,早在 1899 年 Thorstein Veblen 寫的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就有提到炫耀性消費(Conspicuous Consumption)。

我們所講的也不是甚麼新奇的事物。但在不同的時空,有甚麼值得炫耀的,也有不同的標準。百幾年前,炫耀是用狩獵時殺死的野獸做標本展出。百幾年後,炫耀是在網絡遊戲打大佬之後得到的寶物。

最後,究竟這種透過滿足身份而出現的經濟活動,有沒有一些原則?